9月8日至9日,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务虚会暨干部培训会。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学术副职,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科级干部等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锚定本科教育质量生命线,共绘“十五五”发展规划新图景,奋力谱写高... [详情]
近日,我校强耦合物理国际研究实验室在冷原子与核物理交叉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universal expansion anisotropy from cold atoms to hot quark-gluon plasma”为题在Cell子刊《Newton》发表。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我校理学院李可副研究员,王福强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其他论文作者分别为宋红芳助理研究员、徐浩洁研究员和孙宇梁副教授。 该研究发现了适用于冷原子气体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由于初始空间各向异性而产生的动量空间各向异性膨胀的普适标度律,及其类似于“随机游走”的典型特征。该研究成果有效挑战了描述相互作用系统膨胀机制的流体动力学范式,促进了该领域对各向异性膨胀机制的更深入理解。冷原子气体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这两个体系在尺度、温度和物理原理上都存在巨大区别,该研究在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系统间搭建了桥梁。人们普遍认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是宇宙的最初始状态,但相关实验研究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基于常规实验室条件的冷原子系统具有参数空间可以大范围准确调节的优势。因此,该研究成果检验了
近日,“践行‘两山’理念 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山东生态文明学院(东营市委党校)举行,本次交流会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研究智库联盟和中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联盟主办。 原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两山”智库联盟顾问周建,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张拯,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咨询委专家委员、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我校“两山”理念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两山”智库联盟执行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理事长金佩华,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等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两山”智库联盟理事长刘青松主持。 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亚太生态联盟、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沿黄地市党校等单位3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金佩华致辞。他表示,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
近日,《核技术》和《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期刊组织的“核科技前沿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两刊编委会第三次全体编委大会”在上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召开。由我校李庆峰教授担任通讯作者、我校联合培养的硕士生高泽鹏(现为中山大学在读博士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几个核物理问题的深入研究》,荣获2024年度《核技术》“优秀论文”称号。我校王永佳教授因在提升《核技术》期刊学术质量与国际影响力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核技术》优秀青年编委”荣誉称号。 近年来,机器学习在核物理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科研人员借助先进算法能够从复杂庞大的数据中挖掘深层物理规律。该论文重点评估了卷积神经网络(CNN)与LightGBM在原子核质量模型修正、重离子碰撞参数重构以及对称能斜率参数提取这三个前沿问题上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1)原子核质量公式的均方根偏差被优化至小于0.2MeV,且在外推任务中依然保持良好精度;(2)在 1 GeV/nucleon的Au+Au碰撞中,碰撞参数重构精度达到Δb 0.1fm,在0.27GeV/nucleon的Sn+Sn 碰撞中为Δ
9月6日,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田野研究与服务乡村教育”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教育学会会长韩平,省教科院原院长朱永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朱国清,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宝歌,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童富勇,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杨天平等校外专家参加研讨会。我校党委书记许慧霞、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剑虹出席会议,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人文社科处及中心相关成员参加,会议由刘剑虹主持。 会上,许慧霞致辞。她对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我校及中心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并就学校事业发展及中心的近况作了简要介绍,期待各位专家围绕我校“师范教育如何特色发展”、“如何更好地保持师范特色与产教融合”、“如何发挥中心优势,服务教育共富事业”等议题畅所欲言,为我校创大拼“博”、早日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师范大学”贡献智慧。 在汇报环节,中心成员就“浙江省教共体的提质实践反思”、“随迁子女学校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分别作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肯定了中心在乡村教育领域的扎实研究及实践成果,并围绕相关议题进行
Tea Time 学术活动系列邀请报告(261) 报告题目:物理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申报的几点思考 报告人:侯红生(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时间:9月29日(星期一) 9:25-10:10 地点:东校区人才会客厅 报告内容:报告人将结合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重点介绍物理学科学位点申报与建设、研究生培养,以及开展有组织科研的一些思考。 报告人简介: 侯红生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担任浙江省物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历史学会科技史分会副会长等。从事高能物理现象学的研究,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2项。研究兴趣包括:高能物理理论计算与模拟;Higgs物理;中微子物理等。Tea Time 学术活动系列邀请报告(262) 报告题目:Secondary gravitational-wave background and its anisotropies 报告人:王赛(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时间:9月29日(星期一) 10:10-10:45 地点:东校区人才会客厅 报
报告题目:为勇攀高峰的同学们加油——与湖州师范学院物理系同学们共话成长 报告人:叶高翔 教授(浙江大学) 时间:2025年9月25日14:00-15:30 地点:理学之光报告厅(1-212) 个人简介: 叶高翔,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7月生,浙江长兴人。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杭州大学物理系,1988年7月硕士毕业于杭州大学物理系,1994年11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理学系。1982起在杭州大学物理系任教,1998年浙江“四校合并”之后,在浙江大学物理学系任教。 曾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Jülich Rearsch Center in Germany)和德国亚琛工大(RWTH Aach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ermany)物理系等学习及合作研究。 2005年至2008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2008至2013年任杭州师范大学执行校长、校长,2013年至2018年任浙江科技学院(现浙江科技大学)校长。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大学物理教学指导
报告题目:晕核、质子发射核寿命和中子俘获反应的微观研究 报告人:张时声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时间:9月24日(星期三) 15:30-16:30 地点:理学院1-401 报告内容: 采用微观结构理论(RMF+ACCC+BCS、DRHBc、RHFB)结合反应模型,实现对晕现象从核结构到反应动力学的统一描述,并考察共振态和形变效应对晕核打靶反应可观测量的影响;基于微观结构理论和WKB近似研究丰质子发射体Lu同位素的寿命;研究直接俘获和共振过程对中子俘获反应率的影响,及其对大质量恒星演化过程元素丰度的约束。 报告人简介: 张时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导,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200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同年入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2015年,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三级研究员);并多次出访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和南方国家实验室,开展短期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微观核结构和核反应理论统一描述滴线核性质,及其对核天体演化过程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共发表SCI论文五十余篇(H index=17),代表作分别发表在欧洲PLB(五篇)、美国 P
报告题目:New results on nuclei close to the proton drip line above the Z = 50 magic shell 报告人:科斯特尔·玛丽安·彼得拉奇(Costel Marian Petrache)(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 时间:9月24日(星期三) 14:30-15:30 地点:理学院1-401 报告内容: 本报告将介绍近期针对壳层 Z=50 之上的质子富集核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实验利用专为探测极弱激发态而研制的先进探测器装置,获得了新的同质异能态的证据,这些异能态具有短寿命与长寿命两种特征,并包含对揭示核集体运动性质至关重要的独特态。同时,还将展示长轴–短轴形状共存的多种表现形式,特别是通过快速定时技术在壳层中部锡同位素中的研究结果。此外,报告还将讨论随自旋增加以及在碘和铯同位素链上的集体性演化特征。 报告人简介: Costel Marian Petrache,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实验核物理学家。1992年博士毕业于意大利INFN国家实验室,曾先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核物理研究中心、意大利
2025年9月29日,“Cell Press全科学”公众号报道我校理学院李可副研究员团队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Newton上发表了题为“Observation of universal expansion anisotropy from cold atoms to hot quark-gluon plasma”的研究论文。链接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m39zQevPNrVvO6IvfRrh-g
2025年9月30日,南太湖号报道由我校音乐学院、湖州市音声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1617系列明代魏氏乐虚拟乐器音源”全球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发布会现场正式推出首批产品PIPA1617、SE1617。链接如下: https://nthh.media.hugd.com/pages/2025/09/30/77b14784535740f0b16a01cfe4476ad5.html
2025年9月30日,中国科技网报道由我校音乐学院、湖州市音声数据挖掘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办的“1617系列明代魏氏乐虚拟乐器音源”全球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发布会现场正式推出首批产品PIPA1617、SE1617。链接如下: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9/30/content_410675.html
2025年9月29日,南太湖号报道我校举行2025级新生军训汇演暨总结表彰大会。链接如下: https://nthh.media.hugd.com/pages/2025/09/29/b9162f21d1dd4028ac7a1806103b4d0a.html?_xhOutLink=xhcontentType=2id=b9162f21d1dd4028ac7a1806103b4d0apraise=1shareAppId=6edfb16544f3410195919ec712d1d6fa
为深化青年学子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的实践认知,将专业学习与生态文明教育深度融合,近日,生命科学学院2025级水产专业近40名研究生,在吴湘老师带领下走进践行“两山”理念展示馆,开展了一场“行走的思政课——水产养殖生态学”,让思政课堂在实地探索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现场,展示馆化作“移动课堂”,吴湘老师以独特的讲述风格、生动的案例解析,为同学们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从“两山”理念的萌芽起源,到落地生根后的发展壮大,吴湘老师通过一桩桩鲜活的历史故事、一幕幕真实的实践场景,引导同学们追溯理念演进脉络。同学们不仅深刻理解了“两山”理念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更清晰认识到这一思想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理论学习逐步转化为身临其境的体悟。 为让思政课堂的学习更具趣味性与参与性,活动还设置了“两山”理念知识问答比拼环节。各小组同学围绕展示馆内容自主设置问题,组间积极提问抢答,在思维的碰撞与互动的乐趣中,进一步巩固了对“两山”理念核心内涵的理解。 此次研学是生命科学学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将水产专业学习与
9月28日至29日,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县委党校校长江雅、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叶强一行,来我校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与践行”主题交流。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周颖、社会合作与发展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沈琪霞、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建国等参加会议。 会上,周颖代表经济管理学院对旌德县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在生态文明理论探索、学科融合与校地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江雅、叶强分享了当地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创新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与经验成效。双方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路径与实践转化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并在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开展生态领域课题研究、联合组织专题培训、共同撰写咨政报告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 此次交流是继9月初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何阅雄率队赴旌德推动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与实践后的有一次深入交流,旨在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学术资源与地方实践需求深度融合,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校地协同机制,推进绿色发展和区域生态治理贡献高校力量。 28日,旌德县代表团在经济管理学院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考察走访了八里店潞村和南太湖山庄。
2025级新生军训期间,学校首次将全员应急救护“CPR+AED”培训全面纳入军训课程体系。作为军训期间的一项重要训练科目,并于军训汇报表演中首次设立“应急救护”特色方阵进行展示,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国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创新融合。 本次培训由校学生工作部(人武部)统筹组织,将军训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应急处突能力的重要平台。自9月17日至27日,全校3646名新生在西校区燕英体育馆分批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应急救护实操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心肺复苏术(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采用“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模式,确保每位新生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培训现场,专业教师细致讲解操作要领,助教同步演示,新生分组练习并逐一接受考核,形成“学—练—考”闭环教学流程。通过严格的实操训练与认证考核,新生不仅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更树立了“敢救、会救、能救”的救护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军训汇报表演暨总结表彰大会上,由医学院(护理学院)百名学生组成的“应急救护方阵”惊艳亮相。他们身着统一服装,佩戴“红十字救护员”袖章,规范演示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等救护项目
9月28日晚,教育学院“青春启航,筑梦新程”2025级新生见面会暨开学第一课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教师学院党委书记沈江龙、执行院长李茂森、副院长李梦霞、党委副书记沈卫,系主任、新生班主任、辅导员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参加。见面会由沈卫主持。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新生见面会正式拉开帷幕。 本科生代表杨思涵以军训经历为切入点,分享了初入大学的感悟,并表达了对师范专业的热爱与未来从教的坚定决心。研究生代表陆俊臣结合《礼记》经典与当代教育理念,阐述了传承文明、深耕学术的使命担当。 李梦霞为2025级班主任助理颁发聘书。在葛梦婷同学的带领下,全体新生举行了庄严的新生宣誓。 李茂森对新生们提出了殷切期望。他以深厚的教育情怀和丰富的执教经验寄语新生,鼓励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沈江龙为教育学院全体新生讲授了大学生涯“第一课”。他围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等重点内容,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勉励新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新征程中把握正确方向,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还向同学们推荐了《共产党宣言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2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